检测项目
1. 表面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HV 0.3-1000kgf载荷范围,测量深度0.05-0.5mm
2. 芯部硬度梯度分析:间隔0.1mm连续测量至5mm深度
3. 残余应力测定:X射线衍射法测量范围±2000MPa,精度±50MPa
4. 金相组织检验:500-1000倍显微镜观察马氏体转变率及碳化物分布
5. 尺寸稳定性测试:-196℃至150℃热循环后尺寸变化量≤0.002mm/m
检测范围
1. 高碳工具钢(T8A/T10A)切削刀具
2. GCr15轴承钢精密滚子
3. 18Ni马氏体时效钢模具
4. 7xxx系列航空铝合金结构件
5. 硬质合金(YG8/YG15)冲压模具
检测方法
1. ASTM E384-22 显微硬度测试标准方法
2. ISO 6507-1:2023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
3. GB/T 4340.1-20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
4. ASTM E915-22 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标准
5. GB/T 13298-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检测设备
1. 洛氏硬度计HRS-150:60-70HRC测量范围±0.5HRC精度
2. 维氏硬度计HV-1000Z:10gf-50kgf全自动压痕测量系统
3. X350A残余应力分析仪:Cr-Kα辐射源,ψ角±45°可调
4. DM2700M金相显微镜:500-1000倍明暗场观察系统
5 |液氮深冷箱GDW-100:-196℃控温精度±1℃
6 |三坐标测量机GLOBAL S 07.10.07:空间精度(1.9+L/250)μm
7 |扫描电镜SU5000:5nm分辨率能谱分析系统
8 |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14 Polyma:-170℃~700℃相变分析
9 |激光粒度仪LS13320:0.04-2000μm碳化物粒径分布测定
10|热膨胀仪DIL402C:0.1nm分辨率尺寸变化监测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.
合作客户(部分)
1、自改制以来和政、企、军多方多次合作,并获得众多好评;
2、始终以"助力科学进步、推动社会发展"作为研究院纲领;
3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,统筹实验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共同发展;
4、学习贯彻人大精神,努力发展自身科技实力。